《主宰心國》

人生是實際的,人不可以活在虛偽之中。人皆有心,人不可以將此事遺忘!心國,是人的心的法度,是人的心的律動、行為、動態。人的心中,存有神理,那是人的真我的最高內涵。神理,乃使人的生命律動、行為、動態,得以維持最高調和狀態的基準、動力,此基準、動力,就是人所以能够主宰其心國的依據。

心國風光,光明、安祥。人而主宰其心國,則唯感受歡欣、安祥而已,一切難受、痛苦的感受,便自自然然地斂跡消滅。

願有緣,從這本書,收穫到無畏、歡欣、安祥的心境。

公元一九七七年五月十九日

蔡肇祺

第一章: 心國風光,第一節: 魂的故里

          大宇宙,原來只有「實在界」和「現象界」兩個世界。「實在界」就是當今的天上界中,神界以上諸世界;即神界、菩薩界、如來界、繼祥界、準太陽界,和太陽界六個世界。「現象界」,就是地上界,即我們地球上人類,如今所生存的這個世界。

       後來,人自實在界出生現象界後,在其一趟現象界人生中,執迷於物質現象的種種,而產生了私情、物慾,凝執自己的肉體為自己的全部。這就是,人在其心中,製造出我執,即想念帶慣性與心的汚垢的原由。於是,當人走完一趟現象界人生後,其心,其魂,便依舊執迷於現象界種種,不覺自己的肉體生命已告完結,總以為自己還帶着肉身, 過着如同現象界的生活,以致於令自己展開了屬於自身我執內容類別的生活。諸地獄界以及傲界、仙界,就是因此而產生的。地獄界、傲界、仙界,乃由現象界即地上界人,從現象界即地上界人生,直接展開的生存環境。那並非人的故里,那只是人的醫院、監牢、煉獄。這些人的醫院、監牢、煉獄,不是宇宙原有的存在,那是人自自己的魂的故里 — 實在界,轉生到現象界後,忘却自己的心國風光、魂的故里的種種,迷戀於現象界的一切現象,爾後展開的黑暗世界。仙界、傲界,及餓鬼界、火焰界、黑暗界、畜生界、阿修羅界、寒冷界、無間界等地獄界,乃是執迷於現象界諸現象的現象界人,過了一趟現象界人生後,依然迷戀於現象界種種,而自己自身展開、製造出來,以令自己有個生存環境暫待的黑暗世界。那是生命現象停頓的所在,那是違背生命生生不息本態的環境。人待在那裡,只是在等待自己回復到某程度的正常生命狀態,以挽回自己自身原本的生生不息生命本態。仙界、傲界,及諸地獄界,即是現象界人生所製造出來的宇宙間的黑暗世界。

         如同現象界人的肉體,一旦有了創傷後,即使那創傷好了,還會遺下疤痕般,現象界人,一旦死後展開或墮入地獄界或傲界、仙界後,覺醒其非,而脫離該人的醫院、監牢、煉獄所在,亦無法返回到其原來的天上界境界的。因此,天上界才形成了靈界和幽界。如今天上界所存在的幽界、靈界,就是神界以上諸世界的人,轉生到現象界後,繼而展開、墮進了地獄界或傲界、仙界,爾後重返天上界時,無法回復到其原先的天上界境界,所造成的世界;並非大宇宙間原有的存在。雖然如此,天上界有了靈界、幽界的時間,距今已無法計算,已接近永遠、永遠的過去了。所以,現在的天上界,即如今的人的故里的天上界, 乃存有幽界、靈界、神界、菩薩界、如來界、繼祥界、準太陽界和太陽界八個世界。

         大宇宙間的存在,分為動、準動和不動三種生命。動的生命,就是人和動物;準動的生命,就是植物;而不動生命,即礦物與物質。人是全宇宙中,最高級的生命個體。而人,可分為阿罷與麻疏簸二種:阿罷是神,而麻疏簸就是眾生。麻疏簸的故里,乃天上界的幽界、靈界、神界、菩薩界及如來界;阿罷即繼祥界、準太陽界和太陽界。由於公元一九七七年三月九日下午五時二十分,阿罷的世界成功了調和的新動力 — 「三位一體」,因此,繼祥界如今已沒有阿罷居住。原因是原先居住在繼祥界的阿罷,都升到準太陽界或太陽界去了。

         阿罷分爲真眉係迓、眉係迓、彌愾依拉和誒嚕罷四種。眉係迓就是救世主之意,而彌愾依拉即大天使,誒嚕罷乃主行靈。真眉係迓是大宇宙的生命大源頭大宇宙大神靈的人格化存在,乃眉係迓的主靈。真眉係迓的永恒名字,即是誒嚕爛柢。眉係迓即真眉係迓誒嚕爛柢的分靈,計有三尊,即眉係迓佈大、眉係迓伊誒肅和眉係迓摸瑞。彌愾依拉共有七位,即七大天使;其中大天使長特稱為彌愾依拉罷。七位彌愾依拉的名字為:彌咖誒嚕、嘎佈利誒嚕、帕努誒嚕、拉發誒嚕、沙利誒嚕、拉孤誒嚕和武利誒嚕,彌咖誒嚕就是彌愾依拉罷,即大天使長。誒嚕罷只有一位,其名字是孤拉誒嚕。除了真眉係迓誒嚕爛柢外,眉係迓、彌愾依拉和誒嚕罷,每一尊、每一位,皆具一位本體,五位分身。

         當今的阿罷的故里,唯有太陽界與準太陽界。太陽界是真眉係迓誒嚕爛柢,眉係迓佈大的本體,眉係迓伊誒肅的本體,眉係迓摸瑞的本體,彌愾依拉罷彌咖誒嚕的本體,和誒嚕罷孤拉誒嚕的本體,計六位的故里。準太陽界,即三尊眉係迓的計十五位分身,彌愾依拉罷彌咖誒嚕的五位分身,彌愾依拉嘎佈利誒嚕、帕努誒嚕、拉發誒嚕、沙利誒嚕、拉孤誒嚕、武利誒嚕的本體及分身計三十六位,和誒嚕罷孤拉誒嚕的五位分身,共計六十一位的故里。當今的阿嘎遐系靈團的阿罷,共計就是上舉六十七位。

         當今的阿嘎遐系靈團的麻疏簸,以本體、分身六人計爲一人,則共有六十兆。其中以如來界爲其故里的,有四二三人,菩薩界為其故里的,有一九O八一人,神界為其故里的,有其餘人數的百分之四․九三,靈界爲其故里的,佔百分之四一․二一,幽界爲其故里的,則佔百分之五三․八六。

         佔人口最多的幽界,分為四十八個區域。幽界人的我執,雖無肉體執着,是非心還很重,且情慾的範圍,幾乎與現象界人相同。其是非,當然也是屬於自以為是的,並未臻於宇宙普遍性範疇。若以其分別心而言,則約為現象界人的百分之九十六。然而,其如同現象界人所具有的血親執着,比起現象界人,却減少得很多。雖然幽界尚有國度之分,亦存有家庭關係,但其家庭關係,乃唯有同輩之緣而已,即有夫妻、兄弟、姐妹、朋友而已。

         幽界諸區中,每三千戶,就有一所學府。當幽界的人出生地上界即現象界後,不管他結束那趟現象界人生後,是否展開、墮入諸地獄界或傲界、仙界,只要他再回到天上界的家那天算起,以現象界的時間計,為十七個月之間,他必須進到屬於其區內的學校,去接受現象界的時間,約為四十五天的學校教育。幽界的學校中的教師,皆為居住在神界最上層的麻哈․阿拉漢即大阿羅漢。而其課程,稱為「阿拉哈」,「阿拉哈」就是「天理」。「阿拉哈」的主要內容,乃八正道中的正見、正業、正念和正定四個項目,而以正見所佔的分量最多。

         幽界的夫婦關係,並沒有肉慾存在,只在於滿足雙方名分上的我慾而已。其對象,皆為最近三世的現象界人生當中,曾有過夫妻關係、名份之人,在雙方同意下,選出其中一位當夫或妻。這種夫婦名份,當其中一方,又轉生到現象界時,便告終結。

         幽界的人,和靈界以上諸世界之人的最大異點,就是他們都很自私,但其自私程度,並不自私到侵害人家。而幽界國度中的政治,皆如同現象界的民主法治。然而,當權者的稱呼,並非「總統」或「首相」,而是「國君」。一位國君的任期,是現象界的七年,而同一位國君,可以連任三任的國君。

         幽界的人的衣着,都和現象界的人大同小異,只是在同一個國度裡,混合着該國度的人,轉生到現象界時的國度與時代之異的式樣罷了。即同一個人,只要他喜歡他曾轉生到現象界的某世的國度、時代的服裝,他便穿着當世的服裝。因此,在幽界的同一國度中,時常能看到我們現象界的古今中外的服裝款式,然而,這種現象,並不影響他們對其國度的愛國觀念。他們都熱愛着他們的國度,只是沒有現象界人的民族意識與古今觀念而已。

         幽界的人的語言,稱「沙拉罷」,這等於幽界人的普通話,也是他們國際間通用的話語。因此,只要他們說起「沙拉罷」,則不僅同一國度的人知悉,連其他國度之人,也都聽得懂而會說得非常流利。

         幽界,不僅幽界,天上界皆無晝夜之分,可是幽界的人,却有睡眠現象。他們的睡眠,只在使其心休息,停止發動想念罷了。因此,他們一次的睡眠時間,平均只是現象界時間的四小時而已,而每現象界的三天,睡眠一次。而其衣食住用,正如現象界般,要靠自身的努力才能獲得到。吃、穿、住、用的東西,雖非構成自我們現象界的物質能,然,類別大同小異,也是實質存在的東西,只是其構成能為幽界的能罷了,絕非空空洞洞的抽象之物。

         幽界的最低層,有三個屬於所有天上界人的公共場所,那就是(一)集中反省所、(二)轉生登記處、(三)等候轉生所。集中反省所,乃自現象界返回天上界的人,其我執比未轉生現象界前,大過百分之四以上的人,要回到其天上界之家前,必須在那裡藉反省而去除其所增強的我執部份的地方。在集中反省所所待的時間,平均其原先故里為幽界的人,則約四百年,靈界的人約三五O年,神界的人約二五O年,菩薩界的人則約一百年,而「三位一體」未成功前,則如來界的人約二十年。阿罷是不會待在集中反省所的,即使必須反省,也會在結束現象界人生,切斷其靈子線,而返回天上界故里途中,反省乾淨,而平安地回到其天上界的家的。至於轉生登記處,阿爸與麻疏簸皆在出生現象界前的二O O年前,就必須到該處去登記,而填寫「人生大綱表」、「使命表」、「修正偏去個性表」、「緣生關係單」及「守護、指導靈單」。阿罷則不必填「修正偏去個性表」,這並非阿罷有不必填寫該表的特權,而是阿罷的境界,沒有偏去個性所致。等候轉生所,則要轉生到現象界前的現象界時間半年,無論阿罷與麻疏簸,皆必須到該所等待轉生,以習慣於現象界人生,及觀看與自己那一趟現象界人生的緣生關係人的全盤實況。若阿罷,則同時在該所教育那裡的麻疏簸神理,並解說其那趟現象界人生的使命、工作。

          通常,真眉係迓誒嚕爛柢要轉生現象界,則在其轉生時間的現象界時間三千年前,就會告知在幽界轉生登記處的摩利支天負責人,以令麻疏簸明白此事,好讓有大偏去個性的麻疏簸,藉和真眉係迓誒嚕爛柢並世現象界的絕佳機會,來修正其大的偏去個性的。眉係迓則轉生現象界前一千年,彌愾依拉罷則八百年,彌愾依拉則四百年,從前的等靈則六百年,現在的誒嚕罷則二六O O年。而其目的,和真眉係迓誒嚕爛柢,完全一樣。然而,這是以本體而言的。若分身就不同了。分身則眉係迓為八百年,彌愾依拉罷四百年,彌愾依拉三五O年,從前的等靈四百年,如今的誒嚕罷則一四O O年。

         靈界的人的特徵,就是他們不自私,可是也不為別人着想。另外還有一個特別之點,就是靈界的人轉生到現象界後,最容易追求不符實際人生的空洞東西。因此,如今仙界的人當中,由靈界去的,其人數佔約百分之八十五之多。靈界的人轉生到地上界即現象界後,還有一個很大的缺點,那就是做事容易半途而廢。

         靈界已不像幽界般有國度之分,但亦分有八十個區域。其中六十三個區域,乃一般靈界人所居住的地方,而其他十七個區域,就是由仙界返回去的人所居住的地方。人自天上界轉生到現象界,而結束該趟現象界人生後,若到仙界去了,不僅很難返回天上界,且即使其原來故里為如來界,一回到天上界,頂多也回到靈界而已。因此,在天上界,大家都稱靈界中的該十七個區域為「愾依呀拉」,即「幻區」。而該十七個區域的人,實際看起來,就會令人覺得有點如同我們現象界人的夢遊病狀態。這正是靈界之人,轉生到現象界後,做事漫不經心,不熱心,以致於易於半途而廢之因。

         靈界的人還有家庭的組織,然而,它並不像幽界般,平輩份的皆有,而是僅存在着夫婦關係。且其結成夫婦的份子,是過去曾在現象界有過夫妻關係的緣生關係當中,最近七世的夫婦緣生者之一。在天上界的夫婦關係,乃絕對的一夫一妻制。並且,也沒有離婚這回事。由於靈界的人,亦無我們現象界人的肉體,且比幽界人境界高,所以,其夫婦關係更趨向於心的內涵,雖未達相輔相助的標準,可是也不會發生互相糾纏的現象,這一點是比幽界高級的。簡單地說,天上界的夫婦關係,只在解決男女間的相慕相思的慾望,及孤單寂寞所引起的難受罷了。還有一點,就是天上界的夫婦關係,絕不會發生在自己的魂的兄弟之間。

         靈界的人,其衣食住用,比幽界更單純而高級。雖然他們也像我們現象界人一樣地須靠自己的才力,方能獲取到衣食住用的對象,然,其獲取的方法,比起幽界,則重心力的多,重勞力的少。衣着,則較單薄、樸素。靈界之人的用當中,有一個特徵,就是他們的交通工具以馬為多。其原因,乃馬是靈界的動物,於是,靈界的人就充份地利用起牠所致。

         靈界人的睡眠時間,比幽界人短。在天上界,境界愈高的世界的人,其睡眠時間就愈短。靈界的人,則依現象界的時間而言,每十一天睡眠一次,每次睡一小時。而其睡眠,也只在令自己的心,不發動想念而已。

         靈界的每一個區域裡,都有四十一所教育場所,它不被稱為學校,而被稱為「修所」。靈界的人轉生現象界而重返靈界後,必在回去靈界第八十一天起,到其所屬的修所去接受現象界時間一年三個月的訓練,其受訓內容為拼命地使用心力為主。修所的教師,皆菩薩界的大菩薩。修所且是男女分班,而女班,必定是女大菩薩在訓練她們,男班就不一定是男大菩薩在訓練他們了。原因是男大菩薩在天上界的使命、任務範圍較廣,無暇擔任修所的教師。

         神界,是專家們所居住的世界,是我們現象界的科學家、工程師、醫師等專門人才的故里。現象界的科學家的發明,都是他未轉生到現象界前,已在其故里神界,受阿罷的指示、訓練,並經其守護、指導靈的協助、指導,完成了某項發明,爾後,才轉生現象界來發明它的。神界的人口的百分之八十一,都是這種專家。其它的百分之十九之人中,其百分之六十四,就是以神界上層為其故里的阿拉漢、麻哈․阿拉漢,即阿羅漢、大阿羅漢,而其餘的百分之三十六,即為專在服務阿拉漢以上境界之人的小天使。小天使,就是我們現象界的人,把它描繪做長翅膀的小孩模樣之人。其實,他們並不呈小孩模樣,也沒有翅膀。他們在天上界,被通稱為「阿日奕」,即「小協助者」的意思。

          神界共分為十一個區域,其中七個區域,就是專家們的故里,三個區域是阿拉漢和麻哈․阿拉漢的故里,而剩下的一個區域,即是阿日奕的故里。阿日奕也是人,他們也會轉生到現象界,只是他們轉生的機會,只有一般人,即一般麻疏簸的四分之一罷了。然而,由於他們時常在接觸高級的光的天使,因而雖轉生到現象界的機會較少,却也不影響到其魂的進步。

         除了上述十一個區域而外,神界有兩個很特別的區域。那就是(一)大轉生準備所和(二)電波轉遞中心。每當人類要大轉生到另一個新星球時,都要在神界的這個大轉生準備所集合,準備有關大轉生事宜,爾後,才由此地出發到目的地的該新星球去。大轉生前在大轉生準備所的準備工作,皆由真眉係迓誒嚕爛柢親自主持,而第一批大轉生到新目的地的太空船,都由真眉係迓誒嚕爛柢,以及七大天使的本體和一位分身,搭乘第一隻太空船,首先降落新星球。即第一批太空船,皆由真眉係迓誒嚕爛柢和七大天使的本體和一分身為領隊。第二批大轉生新星球的太空船,則由孤拉開依又尬領隊,而在第一批太空船出發後的三千至三千四百年之間出發。這是「三位一體」未成功前之事。如今,「三位一體」已成功而告大成了。往後的大轉生新星球,第一批太空船,不會有所改變大轉生的狀況,但第一批太空船與第二批太空船出發的相隔時間,將會由三千至三千四百年,更改為一千到一千三百年;同時,第二批太空船,將由眉係迓摸瑞和誒嚕罷孤拉誒嚕一起主持。

         靈子線乃大宇宙間,人與人傳遞念波即電波的唯一路線、唯一真實途徑。現象界人的守護、指導靈,和現象界人連繫,完全依賴兩人之間的靈子線。這一點,乃防魔即地獄靈、動物靈等黑暗世界的人、動物,干擾現象界人的自然防線,天然防禦工具。我們這個現象界,如今有許多人會聽到他所看不到的世界的人或動物,在他的耳旁、心中講話,這是一件極可怕且不幸的事情。人與他的五位魂的兄弟間的靈子線,對他而言,是最直接且具密切關係的傳遞念波即電波路線。試想連自己的魂的兄弟的念波即電波、話語,都無法收到的人,怎麼會聽到他人或自稱甚麼神、菩薩的人,在他的耳旁、心中,和他說話呢?那豈不是證明其通話方式,即傳遞念波方式不經由和自己有關的靈子線嗎?那不是證明對方不該和自己發生關係、維繫關係的存在嗎?不該和自己發生關係、維繫關係的對方,怎麼會有用、有益於自己自身呢?那不是已乖離義務與責任範圍的存在?既然是已乖離、悖逆義務與責任範圍的存在,那豈非不法的存在?不法又怎麼能令自己無愧於心?人理本同天理、神理,如此說來,連自己的魂的兄弟的念波、話語,都無法收聽得到的人,平白無故地聽到有一個對方在其耳旁、心中說話,怎麼還不覺醒其為魔呢?啊!世人實在太堪憐啦!正常人都會尊重他人的,絕對不會一味地叫人家都聽他的話的,絕不會要人家尊敬、尊崇、奉拜他的。只有不尊重對方,而想奴役對方的人才會這樣做。無論讀者是否相信靈子線的存在和其此功用,請讀者心平氣和地思考一下這段話,也應該就能判斷得出,在耳旁、心中說話的,是魔或神,是有益於自己或有害於自己的對方啦!人間,不僅人間,宇宙間的正常的一切,都要靠真才實力才正確、才對的。而人的真才實力,皆存於其心身。正如同一個人的身體多病羸弱,而說他有強大的體力,等於是紙上談兵或笑話一樣,當一個人的心境,依然存有不滿、嫉妒、傲慢之因,而動不動就會發牢騷、憤怒,而說他有強大的心力,可以感知即聽到、看到常人感知不到的世界的內容,那怎麼會是其真才實力呢?不是真才實力,那豈不是完全在靠對方?完全在靠對方,那不是變成了對方的奴隸,完全在受對方操縱嗎?這一點,請有緣的有心人,多細思!

         神界的電波轉遞中心,就是專門在轉接人的靈子線的場所,那裡有一個龐大的做這種工作的設備,在天上界,都稱它做「瀑利尬」。「瀑利尬」,就是「變電所」的意思。當人和其魂的兄弟以外的人,無論是要請對方做他的指導靈,或和對方發生、維繫關係,即和對方產生緣生關係,皆需要在這所電波轉遞中心,連繫上其彼此間的靈子線。這是不管其彼此皆生活在天上界,抑或一方在天上界,另一方在現象界,都需要在此電波轉遞中心,連繫其彼此間之靈子線的。然而,人與包括其魂的兄弟在內的任何人之間的靈子線,當他的想念帶記錄慣性,達到生活黑暗世界,即諸地獄界以及傲界、仙界標準時,便會自動地切斷,而失去他和對方的連繫。此事,在同生活在天上界的二人之間,並不發生。唯有一方生活在天上界,一方生活在現象界;抑或雙方皆生活在現象界;或一方生活在天上界,一方生活在黑暗世界,才會發生。而雙方之間的靈子線,所以會自動地切斷,其原因乃其中的一人,其想念帶記錄慣性,已達生活黑暗世界標準,如此而已。唯有雙方並世現象界時,其間的緣生靈子線之自動切斷,有雙方的想念帶記錄慣性,都已達生活黑暗世界標準的可能。我們現象界人生的很多不幸,皆由和自己要轉生到現象界來之前,所互相約好的緣生之人,轉生現象界後,未繫上緣生所致。這件事情,請讀者這樣想,就很容易了解了。即當你要做一件事時,沒和相約好要協助你完成那件事的同伴碰頭。人生需要人協助的場合是很多的,而那個時候,得力的協助者却沒有來到,這就很容易令他無法獲取很完滿的結果啦!這也是我時常在告訴人家,緣生可貴的原因之一。

         神界,沒有國度,沒有家庭,然,却很注重同事、朋友。重友誼,是神界之人的特徵之一。神界的人的另外一個特徵,就是不自私,會替別人着想。其他還有一個特徵,那就是神界的人肯反省自己之非。神界之所以命名為神界,也就是居住在神界之人,具有這三特徵所致。因為這三個特徵,乃人是神的兒子的最基本條件,神界的人具備了它,所以,其所居住的世界,才被阿罷命名為神界。而神界亦為原有的天上界的末端世界,阿罷們希望所有的麻疏簸,都能不失去其人理的基本維持態度 ─ 上舉神界人的三特徵,而依它達到合乎天理、神理的心境,即(一)肯反省自己之非,而改正它,不犯同錯,(二)能為別人着想,以發露關心他人、尊重他人的愛,(三)將愛發展到像友誼的普遍性。神界的「神」的意義在此。

         神界的人,自現象界歸返神界後,必須在現象界時間的歸返後三十天,到其所屬區域的稱為「麻髂辟」的大研究所,去受訓。「麻髂辟」就是「研究室」之意,神界的專家們所居住的七個區域中,每一區域,都具有三個麻髂辟。而其受訓期間,為現象界時間的五年至八年。其那趟現象界人生的成就愈大的人,在麻髂辟受訓的時間越長。麻髂辟的教師、指導者,皆為如來。

         神界人的衣食住用,很簡單,尤其是其飲食物,皆以合乎其需要為主,並不為了其愛好。

         其睡眠時間以現象界的時間而言,則每十八天睡眠一次,而每一次的睡眠時間為八分鐘。其睡眠,同樣地是在讓自己的心,不發動想念,獲得休息機會。

         神界人,有一個天上界人都沒有的生活情趣,那就是常開研討會。而這種研討會,却不一定和自己的發明工作有關聯。即神界的人,特別喜歡了解別人的研究情形、結果,這也在說,神界的人喜歡探求別人成功的原因,及其努力經過。這正是我們現象界的很重要的科學態度之一。我們現象界的人,倘若能够學習神界人的這種態度,而實踐於日常生活,相信我們的生活,會減少許多無謂的干擾,和使人我皆亂心之因的。因為,我們現象界的人,喜歡或胡亂批評人家之事,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是他自己毫不了解,甚至於連知都不知的東西。不知、不了解而批評,甚至說起壞話,這種態度,實在太不科學、太不科學啦!

         菩薩界起,就是很光明燦爛的世界啦!菩薩界的動物,只有三禽一獸。三禽就是鳳凰、金絲雀和隼,而一獸,即飛龍。

         菩薩界分為八個區域,每一個區域有四所修行所。這種修行所,在天上界稱為「佈以」,「佈以」就是「勝緣」的意思。當菩薩界的人,結束一趟現象界人生而返回菩薩界時,必在我們現象界時間的五十八天之內,寫好他那一趟地上界即現象界人生的使命報告,交給其指導靈,而轉呈阿罷,而在第五十九天起,到佈以修行所去受訓三年。其受訓內容為天理、人理,而教師為如來界的前四十尊如來,以及三尊眉係迓的分身。

         菩薩界的八個區域中,上層的兩個區域,是大菩薩的故里,而其下的六個區域,方是菩薩的故里。然,其到佈以修行所去受訓的時間和受訓期間的長短,以及其受訓內容的性質、教師,皆相同。所不同的,只是其受訓內容的範圍而已;即大菩薩注重天理,而菩薩則注重人理。

         菩薩界的人即菩薩、大菩薩的特徵,乃他們懂得愛的真諦,而具有實際力量、行為,去愛人人。菩薩界以上境界的人,當他居住在天上界時,是絕對不自私的。他們不僅能接受別人對他的任何批評,且無論人家如何批評他,他也能够由衷地去感謝人家對他的批評,而依舊熱愛對方。

         菩薩界之人的我執,已減少到適合其身份的裝飾而已。關於修飾自己的外表,表面上看起來,好像菩薩界的人比神界之人注重,其實,若以我執而言,則菩薩界的人反而比神界的人輕,原因乃菩薩界的人,美的觀念比較重,而其美的觀念,又基於其望能維持與他人之間的調和上,而神界的人則僅一味地發露自己的意思的不修邊幅而已,這等於不管別人、沒有想到和人家維持其間的調和,所以,關於修飾自己這一點,則神界的人的我執較重了。

         菩薩、大菩薩的睡眠時間不一樣。菩薩則每我們現象界的時間四十八天,睡眠一次,而每次睡眠六分鐘;大菩薩則每五十六天取一次睡眠,而一次就睡三分鐘。菩薩界之人的睡眠,除了使自己的心休息,不發動想念外,尚有一個目的,那就是要接受如來界的人,給他的心充填維持其心境所需要的光。因菩薩界之人的睡眠,有此目的,亦即菩薩界之人的睡眠有此作用,所以,天上界諸世界之人中,唯有菩薩界以上境界的人,在他居住在天上界期間,其心境方得以維持其現況,而不至於墮落。這就是幽界、靈界、神界之人,雖未轉生現象界增填我執,以使自己的心境墮落、魂退步,亦會墮落其境界,令其魂退步的原因。因為人即使他是居住在天上界,只要他在發露不合乎神理、天理、人理的想念、行為,他的境界都有降低、魂都有退步的可能。而要等到自己的心境,進步到成為一位菩薩,自己的故里,升至菩薩界的時候,才能免掉這件事。然而,這種居住在天上界期間之墮落,乃唯有相同世界中的區域性的墮落而已,絕對不至於墮落到其他世界去。即神界的人,不會墮落為靈界之人,而靈界、幽界的人也一樣。

         菩薩界之人的穿着很輕妙、莊嚴、華麗,而其飲食,則不具三餐,其攝取,皆以我們現象界人在吃點心的方式。即菩薩界的人的飲食,並沒有一定的時間,只是想吃就吃,要喝就喝,自由自在。並且,其飲食物來路,並不依賴真才實力的努力,而是自然地形成。其原因,乃菩薩界以上諸世界的人,其所有真才實力,盡量耗費在愛人人的行為上,因此,自自然然地不必為了飲食,而再消耗自己或他人的心力。換句話說,菩薩界以上諸世界的人,其義務與責任,比起神界以下諸世界之人,更純於含有維持人與人之間,以及人與環境的調和之內容了。這是菩薩界以上諸世界之人,其心更加豐滿、圓正、光大的說明。

         菩薩界的頂端,即最上層,有一個叫做「畝利亦」的地方。此地,就是如來界的瞇樓庫、堪朗二位如來居住的區域。由於現今四二三位如來中,本體為女性的,唯有她們二位而已。因此,一方面是她倆謙虛,另一方面是從前的阿咖薩簸․日咱,希望她倆居住在菩薩界最上層,以管理諸菩薩所致。現在由於「三位一體」的成功,已經不存有上舉第二方面之需要了。所以,等誒嚕罷孤拉誒嚕,及瞇樓庫、堪朗二位如來的本體,都返回天上界後,將會重請她們二位返回如來界最上層居住的。

         如來界,即是麻疏簸中最高境界者的故里,分為七個區域。第一個區域,是首位到第四十位如來,所居住的地方;第二個區域,即第四十一位至第九十八位如來的故里;第三個區域,乃第九十九位到第一七八位如來的故里。由於如來界第二、三位如來為瞇樓庫與堪朗如來,而她們二位乃居住在上述的畝利亦,所以,這裡所說的第一區域中的四十位,其實是第一位到第四十二位如來之意。第二、三區域的如來的位序,若以全如來界的人的境界順序而言,也應該都降低兩位方為正確。然而,由於瞇樓庫與堪朗二位如來,却已居住在菩薩界最上層的畝利亦,有六八二一億組大轉生時間之久了。因此,在天上界,阿罷們也就把她們二位另眼看待,於是,將居住在如來界的四二一位如來,稱呼其境界順序時,單指現居如來界的四二一位而已了。如來界的第四、五、六區域,皆居住着八十一位如來,即居住着第一七九位到第四二一位如來。第七個區域稱為「開依呀拉夕」,並沒有人居住。「開依呀拉夕」,就是「無人」的意思。這個地區,乃如來界人的修練所,每現象界時間的八十一天,就有四十位如來,到這裡來聆聽三尊眉係迓的分身,抑或眉係迓佈大的說法。而當三尊眉係迓的分身到開依呀拉夕說法時,從前則阿咖薩簸․日咱的五位分身中的兩位,必跟隨眉係迓的分身,去協助其說法,眉係迓佈大去時,則阿咖薩簸․日咱本身,必跟隨佈大。現在,「三位一體」已告大成了,往後,在開依呀拉夕訓練如來們的工作,將由三尊眉係迓的本體,和誒嚕罷孤拉誒嚕的本體,輪流去負責,而時間,也會更改為每現象界的一O九天訓練一次。

         如來界人在開依呀拉夕受訓的內容,以宇宙神理為主。除了八正道而外,亦特別注重宇宙即我的種種體驗。如來與菩薩的最大區別,就是菩薩注重人與人之間的愛的實踐,而如來則注重神理的了解、領悟,和宇宙即我的種種體驗。由於「三位一體」的成功,往後,如來界的人,必須修得有關靈子線的一切體驗,即往後如來界的人,必須努力於領悟、修得,人與人之間,所以得以調和的根本機序。這一點,從來唯有阿罷中的本體,徹底明白而已。當如來界的人,明白了人與人調和的根本機序 ─ 靈子線的連繫機序,便能升至孤拉侃遢利雅界即繼祥界無疑,因為,人與人之間的靈子線連繫機序,即是宇宙調和的根本樞紐所在,如來而能明白此事,則必定升至繼祥界啦!由於「三位一體」的成功,如來們往後得以靠自身成為調和靈的體驗,而對靈子線的連繫機序,這一門宇宙間最深奧的神理,有所了解、領悟的。菩薩界以下諸世界的人,往後雖然也有當起調和靈的機會,然而,由於其境界,未達宇宙即我,不能了解、領悟人之所以稱我的真諦,於是,對於人我之間的關係,就無法深切地明白,以致於無法了解、領悟,人與人之間的調和關鍵的靈子線連繫機序了。宇宙間最難了解、領悟、體驗的內容,即是人與人之間的調和。

         如來界人的衣食住用,其對象的獲取途徑,正如同菩薩界人般,乃不須賴其真才實力之努力的。他們也只靠其一動念,就能獲取。然,如來界人的衣食住,却比起菩薩界的人,樸素、莊嚴得太多了。如來界人之用,是非常高級的。而其高級的內容,並非豪華,而是精密。例如如來界有一種如同我們現象界的電視機的東西,在天上界稱它為「瑪瑪沙朗」。「瑪瑪沙朗」即「明籠」的意思,意味着靠它一切都會明白。這種瑪瑪沙朗,在如來界的人家中,起碼都有一台,而不必等他想知道甚麼,只要他的心力和它一接觸,瑪瑪沙朗的那面圓鏡中,就會呈顯出他在該時點,必須曉得的宇宙間任何事情。我常想:我們現象界,如果能發明這種東西,那麼,家家便等於存在着一位人天師啦!因為,瑪瑪沙朗會教人盡其義務與責任啊!顯出該時點一個人所必須曉得的事情,那不是那個人的義務與責任範圍之事,是甚麼呢?

         如來界到神界,有一種這三個世界皆相通的語言,稱為「髂拉利阿」。這種語言,乃有了宇宙,便已存在的東西。髂拉利阿也可以說,是原先的麻疏簸語言。神界、菩薩界的人,和如來界的人談話,都是使用髂拉利阿。然,如來界與菩薩界,還有一種叫做「麻塌利」,只在這兩世界間通用的話語。如來界和菩薩界的人,在其日常生活,都是使用着麻塌利。

         如來界人的睡眠時間很少。若以我們現象界的時間來說,一位如來,每六十天才睡二分鐘。他們的睡眠,也只在休息心,使它不發動想念而已。

         如來界有一禽二獸。一禽就是九宮鳥,即我們現象界的九官鳥,但其顏色呈鮮紅色,且較大。二獸即天狗和獅子,天狗有金黃、淺綠及碧藍三種顏色的種類,其大小有如人間的獅子之大;獅子只有淡金黃色一種,其大小則大於我們現象界的獅子三倍之多。如來界的獅子的厲吼,有如朗誦神理詩篇,扣人心弦,激起人的奮發雄志。在天上界,有其必要,如來界的人,就帶如來界的獅子,到靈界去給靈界的人聽其厲吼,以激發靈界人奮發起來,拼命使用其心去思考有用於他們生活之事。因此,靈界的人,都稱呼如來界的獅子為「侃」,「侃」就是靈界的語言「刺激」的意思,意味著牠能激起他們奮發。

         天上界是一片光明的世界,從那一個世界、那一個區域,都可以看到一輪太陽。那一輪太陽,正代表着阿罷的世界中的太陽界,而默默地教誨着居住在那輪太陽下的人們,好好地攝取太陽的大公無私、無償、無限的愛,去充實自己的心,使自己的心,充滿大公無私、無償、無限的愛,去愛人人,愛其周遭的一切。天上界任何世界的那輪太陽的光輝,都呈柔和的淡金黃色,越高境界的人的故里,那輪太陽也就愈大。而天上界的任何一個世界的人,都稱呼他們所看到的那輪太陽為「阿嘎遐」,「阿嘎遐」,正是太陽界的稱謂。

         人的魂的故里,沒有晝夜之分,時時刻刻,都高掛着一輪散發淡金黃色柔和光輝的太陽。這輪太陽,亦正代表着我們現象界人,那不能騙己的心的內涵。

 

第一章: 心國風光,第二節: 實際人生

         人無論他是生存在天上界或現象界即地上界,其人生都是實際的。然而,人唯有生存在現象界時,才會有不尊重、重視其實際人生的想念、行為。在此科學昌明的時代裡,這種事實,倍令人覺得不重實際的人生的堪憐、可悲。

         實際人生,簡單地說,就是一趟現象界人生當中,一個人所發動的想念,即所發露的想念、行為,必須真的都有益於他的心身。一個人在其一趟現象界人生當中,所發露的想念、行為,皆有益於其心身,那麼他的秒秒人生,豈非都在進步?豈非皆歡欣、安祥?人生所追求、所需要的豈不是歡欣、安祥?若是,那麼,有益於自己的心身的想念、行為,是否就是能令自己的心身歡欣、安祥的想念、行為?抑或令自己的心身痛苦、紊亂,失去正常狀態的想念、行為?我相信只要一個人的精神正常,他一定會以為前者才正確的。

         那麼,在我們現象界的周遭當中,能够看到、接觸到的人人,究竟有幾人真的在努力,在其秒秒人生裡,發露着使自己的心身都能歡欣、安祥的想念、行為呢?不滿、憤怒、牢騷、嫉妒、報復、厭惡、不知足、緊張、無奈、好貪無厭、看不順眼、取之無道、欺凌弱者、謾罵、不負責、不安份守己等等想念、行為,可不是都在傷亂人的心身?這樣說來,當一個人,在其日常生活裡,時常在發露這些想念、行為,或不能免掉發露這種種想念、行為,則其心身豈非便不能歡欣、安祥?

         人的感知與想念,就是其心的作用。雖然人的肉體神經細胞、組織,能傳遞各種刺激的電波到一個人的表面意識,即一般所說的心,但感知及判斷、分別其所感知的內容 ─ 一種想念,還是他的心在做,還是他的心力、他的心的功用。這若非心力,則活人與死人,便沒有差別了。並且,人的心是無法同時想兩件事情,不能在同一時間裡,分別、判斷兩樣東西的。於是心中充滿不滿、憤怒、嫉妒、牢騷、無奈、悲傷、怨恨、痛苦的人,便在同一時間,不能覺得歡欣、安祥了?既然如此,既然這就是人生的一項極為嚴厲的事實,則當一個人的心中,充滿此等黑暗想念的時候,他的心怎麼會有歡欣、安祥的感受呢?不歡欣、安祥,怎麼算得上有用於自己的心?不能有用於自己的心,那也就是說對自己這個人無用了。對自己無用,怎麼還會有用於自己的身?因此,我們這個現象界的人,只要他的心,尚會發露不滿、恐懼、憤怒、埋怨等黑暗想念,則他在發露那些黑暗想念時間裡的人生,便是不實際的,虛妄的,空洞的。而當一個人的人生當中,他所發露的黑暗想念、行為愈多,則他的人生,便越為不實際啦!

         人生百般事情的處理,都要以人的心為根本。身體,只是在發露處理事情的具體行為罷了。在電燈不亮,沒有光明的黑夜裡,即使自己很熟悉的家,要到厠所也好,要尋找一樣東西也好,人的肉體行為,總是很不自在、很彆扭的。因為,在那環境裡,人的感知力,只剩下觸覺、聽覺、味覺、臭覺,而目標、對方,若是靜物不發音響,又無臭,又不能靠䑛,則人可依賴的,就只剩下觸覺而已了。當人的感知力,集中在一個感知器官的時候,他的心是最不容易發露想念的。人的心最難於發露想念的狀態,即是他的心力最微弱的時候,於是,其肉體行為,就會變得不自在、彆扭了。由這件事情,也能使人明白,人的肉體行為的根本動力,乃存於心中。

         人過活一趟現象界即地上界人生,追求的,都是歡欣、安祥所綴成的幸福。沒有一個人,他自動地在追求的人生,是屬於難受、痛苦的不幸人生。然而,不管是歡欣、安祥的幸福人生,抑或難受、痛苦的不幸人生,人生的一切感受,皆須藉自己的心,方能感受到。身體,只在以五官的神經細胞、組織,將人所接觸到的刺激電波傳遞到心,來令心感知、感受他所接觸到的內容而已。身體的作用僅如此而已,這一點,請讀者必須徹底地明白它。人生的一切感受,皆人的心在感知、感受,爾後,始以自己的感知、感受為起點、原因,來構成自己的想念內容。感知、感受、想念,即是人的心的三大功用。感受也就是前面所提到的,對自己所感知、感覺到的刺激的分別、判斷了。一般所謂的「茫然」、「沒注意到」、「沒感覺到」、「不知不覺之間」、或「失神」等,在日常生活中,時常會發生的人生現象,就是人的心沒有感知到的狀態。而「不明白」、「無法了解」、「莫名其妙」、「莫測高深」等現象,乃一個人感受不出、沒有感受、未感受到的狀態。至於想念,則不管人在他發露該想念之前,有過有關該想念的感知、感受狀態與否,只要他高興想甚麼,就能想甚麼的。雖然,人所想的內容,都是他曾感知、感受過的東西,但在他發露該想念之際,不一定就是他感知、感受該內容的過後不久。然而,一個人的想念內容,往往就是其感受所導致的。舉例來說,則當他感知到某人、事、物,如果他對他所感知到的人、事、物,他把它感受為甲,那麼,往後的時間裡,他若發露有關他所感知到的那人、事、物的想念,則他便會把他所感知到的那人、事、物,想做甲了。爾後,他又會因該想念,而再掀起更深一層的甲的感受。如此地,當他發露一次有關甲的想念,接着他便會掀起更加深一層的甲的感受,而逐漸地使自己寶貴的心,時常罣礙着甲。

         加以人的感受,令自己的心歡欣、安祥的內容,不易令人再發露該內容的想念,且即使再發露了該內容的想念,即再想到那人、事、物,其先前的感受濃度,也不能保持,會更加淡薄,而再發露該內容的想念的機會,即再想到那人、事、物的次數,也愈來愈少了。

         然,人的感受,倘若是令自己的心難受、痛苦的內容,就恰恰相反啦!令心難受、痛苦的內容的感受,很容易使人再發露該內容的想念,即很容易使人再想到該內容,而隨後,又必定令人加深其難受、痛苦的感受,且亦使人爾後常發露起該內容的想念,即常想到該內容。想到該內容,加深其難受、痛苦的感受,容易想起該內容,又加深其難受、痛苦的感受,這種因果循環,生生不息,於是人的想念,變愈來愈鑽起牛犄角,使人的心,更罣礙起該內容。人的難受、痛苦、不幸,其因在此。人的心所以會有這種現象存在,就是人的表面意識與潛在意識之間,隔着一層想念帶,而想念帶,記錄着人的一切想念、行為,並且,所記錄的想念、行為,却唯有不符實際人生,對自己以及他人的心身難受、痛苦的內容,才會產生其慣性,增強其慣性。於是,想念帶的記錄慣性,隨人的年歲的增加,過這趟現象界人生的時間越長,亦跟着越強啦!人的心中的想念帶記錄慣性,即是令人自己難受、痛苦而綴成不幸人生的元凶。

         現象界人,為甚麼甘令自己的心難受、痛苦?為甚麼要使自己時常有難受、痛苦的感覺?其答案很簡單,那就是現象界人失去了真正的自己的存在,以致於無法把握到自己,變得非常懦弱,沒想要對自己負責,都把用五官所感知到的周遭百般現象,單憑一己隨時隨地的感受,當做該現象的真實狀態、真相,而當自己對該現象的感受若是難受、痛苦,就把形成該現象的責任,毫無理由、一味地推卸到自認為和該現象有關的人、物身上去。這是現象界人,在其日常生活中,時時在表現的實態;這就是人所以會令自己難受、痛苦的第一個原因。(P.S 第一.第二原因...被三次元時間空間迷惑,忘記四次元以上真實的面貌,也不相信每個人心中的真我)

         第二個原因,就是現象界人具有不自量力的很大缺點。人的心即表面意識的感知力是有限的,因為,現象界人的心,只能感知到他的五官所能感知的我們這個現象界的種種現象而已。我們所居住、存在的這個現象界,成自空間和時間,於是,人的表面意識,即心,如果要使它符於實際而獲取其實益,那麼,必須其所感知的內容,合乎他所接觸的空間的實際現象即實態,且合乎他所存在之範圍的時間才行。可是,我們現象界人,却往往都沒有、不想做到這一點,而甘願使自己自身,變成一個不符實際、不自量力的虛偽者。對自己的遭遇未感知到其實態、真相,就憑自己在該時點的一時性感受,認定他所感受到的內容為其遭遇的實態、真相,不仔細地去弄明白、搞清楚該遭遇的實態、真相,是否真的和自己的感受一致。於是,人就開始亂起自己寶貴的心,使自己的心難受、痛苦起來,這不是我們現象界人,在其日常生活裡,時常在表演的人生真戲嗎?其遭遇中,就概括空間與時間了。某人在說他的壞話,看到某人在向他瞪眼,某人誤會了他等等,一個人在其日常生活中,時常會碰到的現象,當他遭遇到該現象時,有否先去追求它是否事實?對方的真意如何過呢?這步驟,我相信大部份的人,都沒去做過的!未探求其是否事實,即使事實,也不去探求對方的真意、用意,便一味地把它當作事實,一味地自以為對方的真意、用意是怎麼樣,於是就莫名其妙地亂起自己寶貴的心,感受起難受、痛苦啦!可憐!這種人生態度,倘若其感受非他所遭遇到的現象的實態、真相,則他不就是一個不符實際的虛偽者是甚麼呢?自己不明實態、真相,就以為自己已明白實態、真相,就下定論,那豈非不自量力的勾當?

         人的心都無法欺騙自己自身的。因此,當一個人的心,發動非合乎他所存在的環境諸現象的實態、真相的想念,即發露該種想念或行為時,他就會儼若無端地掀起一陣或陣陣的難受、痛苦等不安的感受。其實,這種感受的發生,並非無端的。人所以在其日常生活裡,時而會產生這類莫名其妙的感受,就是人的心,原本就具有不能欺騙自己的特徵所致。由於人的心原本就不能欺騙自己自身,所以,當一個人發動的想念,即發露的想念、行為,有所乖離他所存在的環境的實態、真相,抑或他所遭遇到的百般諸事的實態、真相時,他就定會掀起、發生難受、痛苦之感受的。人之所以會有這種感受發生,其根本就是上述原因,但其具體機序,乃人的該種想念念波即電波,與秒秒在維繫着調和的大宇宙間的報償法則的力量相感應所致。因為人那不能騙己之心,即是人的潛在意識中的真我,而人的真我,乃直接連繫着阿罷的世界 ─ 報償法則的力量源頭。這就是人的心會起難受、痛苦的第三個原因。

         懦弱、不自量力、抵觸報償法則這三點,使一個人的心發生難受、痛苦的感受,而增強自己心中的想念帶記錄慣性,而加多其心感受難受、痛苦的次數、時間,並加深其心所感受的難受、痛苦的程度。這就是不幸人生的形成機序。而懦弱、不自量力、抵觸報償法則,想念帶記錄慣性的增強,和難受、痛苦的感受,這三者是互為因果,而生生不息、無有休期地轉生輪迴着。

         人是很不喜歡、高興人家說他懦弱的,可是當一個人不做他該做的事情,那不是懦弱是甚麼呢?難道這種行徑只算懶惰而已?倘若一個人生了孩子,而平白無故地不撫養他,抑或該去當兵而逃逸,這難道不是懦弱以致於推卸了義務與責任,而只是懶惰而已?對自己的遭遇,只憑其一時的感知,也不探究其感知是否正確、真實,亦不去究明其實態、真相,就一味地自己要怎麼感受,就怎麼感受,自己要怎麼想就怎麼想,自己要怎麼做就怎麼做,並且,對其日常生活裡的百般遭遇都這樣做,不僅一次、兩次這麼做而已,這事實,不證明其懦弱無能而只在推卸責任罷了,又待如何解釋?

         而自己不清楚,就敢斷定其為如此,那豈非不自量力?人所以會在其日常生活裡,時常覺得自己對,別人不對,或雖然自己沒覺得那樣,可是自己所表現出來的態度、言行,皆為自己才對,別人不對的內容,其根頭,就在上述的第二點不自量力之中的。

         至於報償法則的存在與否,只要明白物理學上所說的作用、反作用關係,和種豆得豆、種瓜得瓜等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人間百般事實,也就能依稀地知其有存在的可能啦!其實,自己不曉得,自己不了解,自己想不通,也不去探求、追究,就一味地自以為不存在、沒有,這種行徑,這種作為,可不是就在證明人的懦弱與不自量力嗎?不是醫生,就不明白許多醫理、病理,不是工程師,又怎麼會明白工程師所清楚、把握的工程學問、內容?一個人生存在這個唯靠五官感知的現象界,其實,自己不曉得的事情太多太多啦!這種現象並非可恥的現象呀!這是很當然的現象,很符實際的現象啦!其實,不符實際的現象,就是自己一無所知,或一知半解,就敢亂下結論,胡亂批評,以傷人害理的行徑、作為啦!那就是一個人導致產生更加難受、痛苦感受,而綴成更加不幸的人生之因!

         不知就承認不知,想知就努力去探究,該做就拼命去做,不該做就寧死不做,這才是勇者的作為,此方為量力的實態。

         沒有人喜歡、高興自己的肉體難受、痛苦,人人都希望自己的肉體,時時有令自己歡欣、安祥的狀態。這是很正確的人生態度。然,為甚麼人人都不注意、努力,使自己的心也時時歡欣、安祥呢?為甚麼人人都甘願使自己的心,時常在感受難受、痛苦呢?人的心,其實,就是自由自在的東西啊!只要自己要怎麼樣感受,要感受甚麼,人就能自由自在使自己的心,立即變成合乎己意的狀態的呀!人具有這種無比的絕對力量而不使用,却反而要他的五官所觸的人生百般現象,合乎己意,而他的五官所觸的人生百般現象,却皆有其生命,有其獨立存在之力,不使他、很難使他合乎己意。在此事實之前,人怎麼沒勇氣承認這事實,而要不自量力地只求其五官所觸的諸現象合乎己意,而不使用起隨時隨地,都能自由自在地合乎己意那操縱己心的偉大力量,來主宰自己的心,令自己的心不感受難受、痛苦,而唯感受歡欣、安祥,以充滿自己的人生活力,以處理在自己的人生途上,該處理、該做諸事呢?

         人生百般事情的處理,皆必須靠心力的,這前面已提到。人的心,究竟在感受難受、痛苦的時候,較能處理事情呢?或者在感受歡欣、安祥的時候?相信沒有人會以為前者較能處理吧?

         我所說的歡欣,並非執迷於物慾、情慾中的高興、痛快,而是一個人逍遙自在、心無罣礙狀態下的喜悅,那就是生的歡喜。而人的勇氣,那貧賤不移、富貴不淫、威武不屈的真正勇氣,唯有在努力於使自己的想念、行為,秒秒無愧於心的狀態下,始能鼓起的。我所說的歡欣、安祥,就是一個人,維持其心境於無愧於其不能騙己之心的狀態下的實際感受。人人在其秒秒的日常生活中,能長久維持這種狀態,他的心便調和,即他的表面意識,便和他的潛在意識的內涵,確確實實地同類了。人而能做到這樣,他就不懦弱了。不懦弱,他便會對其人生中的一切遭遇,正確地辨別出其真偽、是非,而無所懷疑、無所恐懼,使自己的人生得以充滿安祥。

         然而,人的一趟現象界人生,最重要的,就是要盡自己自身的義務與責任。人,絕不是從天上界轉生到這個地上界來玩的,人是為了自己的心,更加豐滿、圓正、光明,使自己的魂,更加高升,而出生這個地上界的。因此,人必須令自己的一趟現象界即地上界人生,皆活在義務與責任之中。盡義務和責任,即是好好地只靠自己自身的努力,去把握己分。靠自己自身的努力,乃只靠自己自身的努力,非靠投機、僥倖、等待、幻想等不符實際的弱者行徑,是靠自己自身的真才實力的正正堂堂的努力,去盡己分,去把握己分,去獲取己分。

         人皆有隨時隨地都能使自己的心不感受難受、痛苦,而感受歡欣、安祥的絕對力量。而人所追求的,只要他是一個正常人,都是歡欣、安祥所綴成的幸福人生,而歡欣、安祥的感受,又是自己的心在感受,自己的心才能感受到。人而甘願使自己的心,在這一秒鐘,在其人生途中的無限個現在這一秒鐘,使自己的心感受歡欣、安祥,豈非就是一個人的最大心願?豈非一個人在其一趟現象界人生所追求的最大目標?而倘若他做到了這樣,豈不是算得起最合乎己意?而這件事情,又是他想做,就立即能做到,且必定做得完滿的。有此能力、力量而不做,却要執迷於五官,而要人人、物物、事事,都合乎己意,而自己又沒有那種能力、力量,這種人生,不就是不實際的人生?

         人所存在的,是實際存在的現象界。人的心身,也是實際存在的東西。因此,一個人從天上界的魂的故里,轉生到這個現象界來,其人生也應該是實際的,他所需要的人生、所走的人生,也應該是實際人生才正確、才對。既然如此,人必須鼓起勇氣,不要輸給自己心中的想念帶記錄慣性,使自己所發動的想念,即所發露的想念、行為,皆使自己感受到歡欣、安祥,而正確地辨別自己一切遭遇的真偽、是非,使自己對遭遇的辨別,皆與其實態、真相完全符合,以獲得如何去處理該遭遇的把握。另一方面,則唯有靠自己憑自己的真才實力,去正正堂堂地努力、拼命,以盡自己該盡的義務和責任,以把握屬於自己的種種,以獲取自己應得之分。如此,則人必能過好一趟實際人生

 

第一章: 心國風光,第三節: 死後去處

         一趟現象界即地上界人生,剎那間,便成過眼雲烟,等回首尋覓,究竟有幾許令己令人皆有用過的足跡?一生當中,究竟誠心誠意地做好過幾件有用於人我之事?由衷地愛過幾個人?是否曾有過虧心事?亦曾有幾次無愧於天、心過?父母之恩已報否?國家、眾生之恩,曾否報過?又從生到死吸空氣,攝取太陽的光和熱,喝的水且來自大自然,曾感謝過否?對父母所生,國家所育,眾生所養,又時時刻刻在受大自然恩惠,令自己使用了一生的肉體,曾有過幾次感謝?結束一趟現象界人生,等回首,是否往事皆歷歷眼前、心中?抑或無法回首往事、尋覓足跡,而呻吟於病榻?或者慘遭橫禍,一聲哀號,就撒手離開?抑安臥床上,難受、痛苦於非拋盡情物不可,而依戀重重?或猶記私仇,而痛恨倍增,死不瞑目?或在拼命地臨時抱佛腳,想依賴他力,獲取僥倖,想死後不墮地獄?

         當一個人面臨將要結束其一趟現象界人生時,究竟有幾人,保持過安祥心境,而無愧地撒手歸天過?而在生前,又有幾人,曾有過如此的絕對把握?

         有人會說:「死就死,有甚麼了不起,死有甚麼可怕的!」。倘若這是真心話,那麼他一定毫無恐懼存於其心中啦!因為他已連死也不怕了啊!連死也不怕的人,當然「貧賤不移,富貴不淫,威武不屈」啦!那麼,請問他還會愁沒三餐飯可吃嗎?不要說三餐飯那麼嚴重的問題了,只問他離開正響着的鞭炮前三公尺,他的眼睛會因看到鞭炮正在爆裂而眨嗎?真的不會嗎?倘若會,證明他連身體受點皮肉之傷,也還在怕啊!在這事實之前,倘若一個人說他不怕死,那豈非天大的不自量力?生死邊緣之事,只憑嘴巴硬,是真不了的。

         其實,大宇宙間,除了人心之外,並無可怕的東西。只要一個人,把握住自己的心,不讓它感受可怕,天地間並無可怕的東西。怕,是人自己的心在感受罷了,自己的心不感受怕,那裡還有怕的存在?死,僅是人生的一個步驟而已,事實上,又有甚麼怕可言?一個人所以對死有怕的感受,那只是他執着其肉體所導致的感受罷了,只要他能拋丟對其肉體的執着,人就不會對死生起恐懼之感受的,即人便不會覺得死可怕了。然而,要叫一個人拋丟他對其肉體的執着,那是幾乎不可能之事。麻疏簸有對其肉體的執着,那是很當然的。但任何人的心,皆能絕對地合乎己意,任何人都能在現在這一秒鐘,不讓自己的心感受到恐懼,只要他甘願這樣做,拿出勇氣來努力這樣做,則人的心是隨時隨地,都能够不生恐懼之感受的。這一點,是任何人,只要他真的要這麼做,就立即能做到的。可憐的是,人都沒好好地主宰過自己的心,憑着自己那不能騙己之心的基準,主宰、治理、使用慣自己的心,以致於不覺得有此事之存在,未曾做過此事罷了。這就是我時常在說:人遺失了心的原因所在。人具有全宇宙間最高級的心,而未曾主宰過它,治理過它,好好地使用過它,那不是一件極為可悲之事嗎?人往往只隨其五官所觸,而憑其一時性之感受,發動着想念,即發露着想念、行為,也就是使用着他的心,如此而已。那並不能算做他在好好地使用着他的心,更不能說他在治理其心、主宰其心了。主宰、治理,甚至使用,必須有其基準、準則方行的。主宰,是使自己的心,變成自己的主人翁,使自己不隸屬於五官所觸的諸現象;治理,乃要使自己的心,依不能騙己之心的基準,去清理到不紊亂,而具有隨時隨地都能發露合乎神理、天理、人理之想念、行為的習慣;使用,則正確地辨別自己的遭遇諸現象的實態、真相,以發動盡自己的義務和責任範圍的想念。當一個人,在其一趟現象界人生當中,曾真的努力、再努力、拼命努力過主宰、治理、使用其心,那麼,他的心絕不會生起恐懼之感受的。心沒有怕的感受,則人怎麼還會怕死呢?人而臻於如此心境,那麼,當他結束一趟現象界人生時,定能平平安安地返回其天上界的家、魂的故里的,且當他返回到其魂的故里時,他又定會覺得,他的魂的故里,更加光明燦爛了。因為,一個人在現象界人生中,而能達到這種心境,即是心已比他轉生到現象界前豐滿、圓正、光大,他的魂已更加高升啦!

         我們現象界人,結束一趟現象界人生後,當他的靈子線一被其守護、指導靈切斷,即告死亡。現象界人的死亡,其靈子線,必藉他的守護靈及魂的兄弟,或他的指導靈之手,來切斷。而現象界人,當他的靈子線未被切斷,則即使他已不再呼吸或其心臟已停止了跳動,那還只是假死狀態而已,並非真死,尚有清醒過來的可能。然而,當一個人的靈子線一被切斷,則在一分鐘當中,其腦細胞必死四十億個,而在五分鐘裡,總共只有兩百億個細胞的人的腦,就完全壞死了。且當人的靈子線一被切斷後,先壞死的腦細胞,必定是延髓的細胞,延髓又是一個人的腦細胞中,關係人的生死最大的組織,因為延髓的細胞一壞死,則人的光子體、肉體間的靈子線銜接處,便告鬆弛。

         當現象界人,在其一趟現象界人生中,所發動的想念,即所發露的想念、行為,如果多使人我難受、痛苦的內容,則在他還生存在現象界時,其想念帶的記錄慣性,便很有可能增強到生活諸地獄界或傲界、仙界等黑暗世界的標準。這樣的話,當他結束其現象界人生,而告死亡時,接着他要生存的環境,必就是黑暗世界中,和他的想念帶記錄慣性中最強的慣性,同類的世界啦!

         很多人以為他畢生未曾為惡,因此,死後不可能下地獄,這是一件很錯誤的觀念。地獄等黑暗世界的構成能,其實也是以太陽界的構成能,為其源頭的。只是其單位能的質,已貶到很低級罷了。而生活在那裡,要展開那種生活環境,要墮入那種生活環境的人,也唯有其光子體的光子的平均質,貶其質到與諸黑暗世界中的某世界相同,他死後,才會生活在那種環境的。簡單地說,現象界人,當他的光子體的構成能即光子的平均質,倘若貶質到和諸黑暗世界中的某世界同類,即同程度的低級,則他死後,便會生活在那世界、那種世界的。問題的關鍵,就在此。那麼,人的光子體的構成能的質,即光子量,提高其質或貶低其質,其因素是甚麼呢?那就是一個人的想念帶記錄慣性。即想念帶的記錄慣性愈強,那個人便愈有可能死後生活在黑暗世界啦!

         人的想念帶記錄慣性,就是令現象界的人,死後生活在黑暗世界的唯一原因。而想念帶的記錄慣性的形成、增強,却因人自己所發動的想念,即所發露的想念、行為,有了使自己的心或他人之心,生起難受、痛苦的感受,而製造出來的。我所說的難受、痛苦,是心的不逍遙自在,有所罣礙。倘若一個人拼命於盡其義務與責任,而覺得心身疲憊的難受、痛苦,抑或為了去除肉體的病傷,使人或自己覺得疼痛之難受、痛苦,只要那是在義務與責任範圍,那種使人抑或自己感受到的難受、痛苦,皆不會形成、增強人的想念帶記錄慣性。因為,當人在盡其義務與責任的時候,即當人活在其義務與責任中時,正是他的心,在攝進天上界之光時,並非他在消耗其心中之光的時候。這一點,請讀者徹底地了解它。然而,這裡必須分辨清楚的,就是義務與責任的標準。人真正的義務與責任,必定合乎神理、天理、人理,若義務與責任而違背神理、天理、人理,那絕非義務與責任啦!

         當人的想念帶記錄慣性一強,則定會使他更加頻發露使人我感受難受、痛苦的想念、行為;而當一個人,愈更加頻發露使人我感受難受、痛苦的想念、行為,則其心中的想念帶,便越增強與他所發露的該想念、行為,同類的記錄慣性。如此地,想念帶記錄慣性,和發露使人我感受難受、痛苦的想念、行為,生生不息地互為因果而循環着,直到他死亡。而人的光子體的光子量,即光子體構成能的平均質,亦因其想念帶記錄慣性的形成、增強,而越貶低。

         我們現象界人,不,不僅是居住在現象界之人,凡是人,只要其想念帶記錄慣性愈為增強,則其光子體的光子量,便愈貶低其質、愈減少的。而人的想念帶記錄慣性的形成、增強,却與發露使自己、他人感受難受、痛苦的想念、行為,互為因果,在現象界人有生之年,無休無止地轉生輪迴着。並且,使自己或他人感受難受、痛苦的想念、行為,却不一定就是乖離國法、人倫、道德等內容的東西。問題就在這個地方。很多人,以為自己從來不為惡,畢生不為惡,但他所謂的「惡」,乃指違背國法、人倫、道德之內容而已,並非像我所說的使自己或他人感受難受、痛苦之內容的東西。在一般人所說的「善」之範疇中的想念、行為,其實,也含有許多使自己或他人感受到難受、痛苦之內容的東西的。

         這麼說來,一個人悖逆國法、人倫、道德的想念、行為當中,也有令自己不感受到難受、痛苦之內容的東西啦!那麼這些內容的想念、行為,能不算惡嗎?關於此質問,我的答案是很堅決、肯定的「不!」。一個人的想念、行為一悖逆、違背國法、人倫、道德,那是絕對的惡,絕不能不算它做惡,更不能將它稱做「善」!這種想念、行為,或有一時令自己稱快,滿足自己一時性的我欲的事實存在,然而,一般所言的「受良心的責備」,乃絕對免不了的。「良心的責備」,不僅會令人感到難受、痛苦而已,甚至其行為,且必定會失去正正堂堂,仰看天日的自在。加以國法的制裁,大眾之指罵,遺害人間的罪惡等,皆會令他感受到,比起其因五官所觸的難受、痛苦的感受,難受、痛苦十倍以上的。並且,當一個人,在「受良心責備」時,也就是他正在受其真我即他那不能騙己之心中的宇宙報償法則的制裁的時候,因為當一個人所發動的想念,即所發露的想念、行為,悖逆、乖離國法、人倫、道德時,則這種想念、行為本身,便觸及其真我中的宇宙報償法則,而受其維持調和的自然動力的影響,即使他發動該想念、行為當時或事後的一段時間裡,沒有生起難受、痛苦的感受,亦會自然地形成、增強其想念帶記錄慣性的。這是天網恢恢疏而不漏的最直接現證!

         人只要使自己的心,生起難受、痛苦的感受,則定會形成、增強其表面意識中的想念帶記錄慣性的。只有盡義務和責任而產生的肉體疲勞,及肉體病態所引起的疼痛感受,即痛覺引起的難受、痛苦的感受為例外。除此而外,只要一個人的想念、行為屬於「非己分」,甚至於悖逆、違背國法、人倫、道德等屬於人理範疇的內容,以及神理、天理,則不管他的心是否感受難受、痛苦,他的想念帶記錄慣性,都會自動地形成、增強。

         因此,人的光子體的光子量的減低,並非一般所說、所以為的「惡」而已!這一點,請有緣看到本書的讀者,徹底地明白它。而前面已提過,一個人死後的去處,就是和他的光子體的光子量,即光子體構成能的平均質,同質、同類的世界。所以,一個人只要他在其一趟現象界人生當中,有過上述令自己形成、增強想念帶記錄慣性的感受,那麼,他死後去處,都有是地獄界等黑暗世界的可能,不僅僅是「為惡」有其可能而已!不管讀者相信與否,這是事實!這件事,請讀者這樣想就會明白的:

         (一) 宇宙間,有「物以類聚」的神理、法則存在,同類必自然地聚集在一起。當人死亡時,若其光子體的構成能,與某世界同類,則他必自自然然地受「物以類聚」的神理、法則之約束、影響,而生存、生活在該世界。

         (二) 人的光子體構成能之平均質的貶其質,其情形,恰如肉體體力的減低一樣。當一個人的肉體狀態,常令他自己感到難受、痛苦,則他的肉體必不健康,他的肉體體力,必定比他的肉體健康時減低、少。同樣地,當一個人的心,時常在生起難受、痛苦的感受,則他的心力,必定會逐漸減退。而人,當其心力減退、減少的時候,他的光子體的光子量,即光子體構成能的平均質,變亦成正比地減低、貶質。並且,像人的肉體,當他不覺得難受、痛苦的時候,如他在發露好色、好酒、狂歡等,乖離人理、天理、神理行為時,其肉體體力,亦會激烈地減退,或失去其正常生理狀態,即變成病態般,不管他在發露那種行為時他的心有否在感受難受、痛苦,由於人的行為,如同其想念,乃以他的心發動想念為其源頭,因此,皆會形成、增強他的想念帶記錄慣性,而令其光子體的光子量減低。

         我們現象界人死後的去處,大別起來,可分為三處:

         (一) 直歸返其天上界的家

         (二) 返回天上界,先到幽界最低層的「集中反省所」去反省

         (三) 展開餓鬼界、火焰界、黑暗界、畜生界、阿修羅界、寒冷界等諸地獄界生活,抑或墮入無間地獄界即煉獄,或者到傲界、仙界。此等即是過黑暗世界生活。

         關於第三項,當現象界人死亡後,其去處為黑暗世界的人,先去的地方,即頭一個黑暗世界,便是他的想念帶記錄慣性中最強那一類。如果其想念帶記錄慣性,最強的是貪婪,則為餓鬼界,最強的是不滿,則為火焰界,最強的乃自暴自棄,則為黑暗界,最強的是好色,則為畜生界,最強的是憤怒,則為阿修羅界,最強的為冷漠,則為寒冷界,最強的是害及人命、搬弄是非、破壞調和,則為無間界,最強的為傲慢,則為傲界,最強的乃虐待肉體、肉體苦行,則為仙界。爾後,當他覺醒其非,接着倘若他的想念帶記錄慣性中,尚有他類已達生活黑暗世界標準者,他便又展開、墮入或到和它同類的地方,而過該世界的生活。如果過該世界的生活而又覺醒到其非後,他的想念帶記錄慣性中,還有達到生活其他黑暗世界標準的慣性,那麼,他就又過與其同類之世界的生活。直到其想念帶記錄慣性,已無達到生活諸黑暗世界標準的慣性為止。

         以從人類在距今約三億六千五百萬年前,大轉生到我們地球上以來,自現象界死亡後,生活諸黑暗世界之人來說,自現象界死亡後,一個人平均於兩個黑暗世界生活過。其中展開阿修羅界地獄生活之人最多,佔約百分之三十一•八,展開餓鬼界地獄生活的人次之,佔約百分之二十二•四,再次,就是展開黑暗界地獄生活者,佔約百分之十八•六,而展開火焰界地獄生活的人,佔約百分之十一․七,展開畜生界地獄生活之人,則佔約百分之八•七,墮入無間界地獄生活者,則佔約百分之五•三,過傲界生活的人,佔約百分之O•九,過仙界生活的人,佔約百分之O•四,而展開寒冷界地獄生活之人,則佔約百分之O•二。而其待在諸黑暗世界的時間,則平均年數大約如下:

         餓鬼界:四OO年

         火焰界:四OO年

         黑暗界:二五O年

         畜生界:三五O年

         阿修羅界:九OO年

         寒冷界:三OO年

         無間界:一四OO年

         傲界:一一OO年

         仙界:六OOO年

         諸黑暗世界的形成,乃起於每次人類大轉生到另一個新星球之後。由於諸黑暗世界的構成能,正如人的故里 ─ 天上界的構成能,同樣地為我們現象界人的肉體五官及表面意識,不能感知到的東西,亦非單憑現象界人,只適應於生存現象界內涵的表面意識,所能感受、想像到的東西,所以,其空間關係,是很難於憑舌筆,而說明給人明白、了解的。像人的光子體,究竟在那裡呢?那就是在人的肉體身上啦!不然,活人和死人,又有甚麼區別?又如燃燒汽油,就能憑其能量而使汽車、機車等交通工具行駛,那麼汽油的能,到底存於何處?答案就是和汽油在一起。諸如此等,居住在地球上的人,所製造出來的黑暗世界中的諸地獄界,也是在我們地球上的人類,所居住的地球之中。雖然,諸地獄界皆存在於我們所居住、存在的地球,然,其中却唯有無間界即煉獄,有固定的場所而已,餓鬼、火焰、黑暗、畜生、阿修羅、寒冷等諸地獄界,却沒有固定的地方。無間界,若藉我們現象界的空間關係來說,就是在地球的中心部位。即地球的中心為其中心,而地球半徑的十四分之一為其半徑的範圍之內。其他的諸地獄界,雖不固定在那裡,但却在地球半徑的十四分之十一,到地球表面上的地上物之範圍中。由於無間界以外的諸地獄界,沒有固定的地方,乃隨現象界人,生前所執迷之處,而不管該處是否已存在着某地獄界,只要現象界人,生前對它有所執迷,他就會在那裡製造出一個地獄界來,令自己生存,使自己待在那裡一段時間。因此,我才說:「展開該地獄界生活」,使用「展開」二字。然而,由於無間界地獄乃有其固定的地方,只要我們地球上的人,過其一趟人生當中,其想念帶記錄慣性,已達生活無間界標準,他死後,就統統到無間地獄界去。而無間界,又在我們地球上人類所居住的地球中心部位,那部位,正是我們地球上人類,習慣於說的下方。基於這兩個理由,我才說:「墮入無間界」,使用「墮入」或「墮進」二字。

         傲界、仙界,其位置就在天上界中靈界、神界的背面。傲界,在靈界的下層背面;仙界在神界、靈界二界的背面,位於神界之下、靈界之上,但其頂端,却與神界之下端齊,其下端,却還離靈界的頂端一段距離。傲界與仙界,乃有其固定的地方,是在人的魂的故里,天上界背面的一小部份的存在罷了。所以,若要以我們地球上人類的立場、位置觀念,來說明其位置,那麼,可說就是和天上界同,是在我們地球上人的頭頂,一直上去的太空中。由於地球乃呈球狀,因此,或許讀者會想:那麼,地球上的人人的頭頂一直上去的太空,不就沒有固定的地方了嗎?那又是怎麼樣的形態呢?關於這些疑問,皆非一個人那只適於現象界的表面意識內涵,所想像得到的。活在一條直線中的人,僅以其表面意識的內涵,絕不能想像平面的內容,而活在一個平面中之人,單憑其表面意識的內涵,也不能想像出立體的內容般,生存在立體空間之人,亦不能只靠其表面意識的內涵,去想像、了解比立體更加複雜之空間的內容的。其實,人生的百般,若非自己自身的切身體驗,是無法、不能想像、了解得如同自己自身已切身地體驗過般,那麼確實的。連存在於我們現象界的東西中,只要有機會,人人的五官皆能感知到、感覺得出來的東西,因他尚未看過,而要形容給他想像、了解,亦為一件不可能之事,因為,即使他聽了你的形容後,自以為他已想像得到、已了解,其實,那和他看到後對它的認識,總是尚存一段距離的,何況是人的肉體五官不能感知,表面意識之內涵沒有的東西,他又能怎麼想像、了解得確實呢?合乎實際呢?

         諸黑暗世界的形成,是有其順序的。當人類大轉生到一個新星球時,並沒有和該現象界中的人類,有關係的黑暗世界的存在。諸黑暗世界,乃人大轉生到一個新星球後,在該星球過現象界人生時,形成、增強了其想念帶記錄慣性,以致於死亡後,其光子體的光子量,即光子體構成能的平均質,不和天上界同類,以致於便在有可能製造出適合其光子體存在之處,製造出和他的光子體的光子量,同類性質的環境,使自己得以生存的地方。其形成的順序,乃畜生界、火焰界、餓鬼界、寒冷界、傲界、黑暗界、阿修羅界、無間界、仙界。而諸黑暗世界,乃人類大轉生到一個新星球後,生存了十四代,就告全部完成、製造出來啦!

         當人類,在一個星球生存了二億至八億年,就會全部大轉生到另一個新星球去,繼續其轉生輪迴天上界、地上界之使其魂進步的課程。然而,在離開原來生存的星球之前,生存於該星球時,所製造出來的諸黑暗世界,人類却必須把它統統消滅掉才行。對於現象界人來說,要消滅該諸黑暗世界,即是要在其生存於現象界時,即過一趟現象界人生當中,勿形成、增強其想念帶記錄慣性,到達到生活諸黑暗世界標準,或在其現象界人生有生之年,將他所形成、增強至生活諸黑暗世界標準的想念帶記錄慣性,消滅到比生活諸黑暗世界之標準低,方有可能。這是現象界人,必須負的責任與義務!而勿形成、增強其想念帶記錄慣性,就是要不使自己的心,感受難受、痛苦,要活在義務和責任之中,休發露悖逆、違背國法、人倫、道德,以及乖離人理、天理、神理的想念、行為;要消滅其想念帶記錄慣性,則唯有靠清皙地尋找出其心所以發動該想念之因的反省,且付出爾後絕不犯同錯的努力、實際心身行為,始能做到。做好人,必須鼓起比做壞人更大的勇氣,必須付出比做壞人更大的努力!請讀者別忘記這一點。

         幽界最低層的「集中反省所」,乃過一趟現象界人生後,不能直歸其天上界之家的人,回到天上界時,所必須去的地方。集中反省所,具十一個很大很大的房間。其中八個房間,是供從餓鬼界、火焰界、黑暗界、畜生界、阿修羅界、寒冷界、無間界等諸地獄界,返回天上界之人使用的。而另外三個房間當中的兩個,是供給自傲界、仙界回天上界之人使用,且自傲界、仙界回去的人,各佔一個房間。集中反省所中的剩下一個房間,是最小的一間,它是供給離開現象界後,沒待在諸黑暗世界一段時間,就直接返回天上界,但却無法直歸其家之人去的地方。

         於集中反省所所做之事,就是反省其該趟現象界人生,及待在諸黑暗世界時之非,以消滅其轉生現象界,至重返天上界這段期間裡,他所形成、增強的想念帶記錄慣性,到能居住在天上界生活的最高限度。然而,消滅其想念帶記錄慣性,到能過天上界生活之最高限度,頂高,也只能回復到他未轉生現象界前的境界罷了。且能獲得如此最佳效果的,也唯有結束該趟現象界人生後,直接到此集中反省所之人而已。在集中反省所反省時,皆其魂的兄弟或指導靈,在善導着他。

         麻疏簸而結束一趟現象界人生後,不到集中反省所之人,依我們地球上人類,大轉生到地球上後的轉生天上界、地球之天上界統計而言,只有百分之三․二而已。其中並沒有包括如來界的人,因為如來界的人,自「三位一體」成功後,即使他結束一趟現象界人生後,在諸黑暗世界待過一段時間,當他返回天上界時,都直接回到他該去的世界、區域,而在那裡受其魂的兄弟或指導靈之善導反省。而反省後,才算正式回到天上界的家。這並非如來界人有此特權,而是如來界人的魂的兄弟,有這種偉大力量

         反省,是人人轉生現象界後,回到其天上界的家生存前,必須做的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且反省,是一個人尚活在現象界時做,比較迅速、容易。其原因,乃現象界有善惡、真偽、是非等不同類的種種現象,供人比較,於是,容易令人感覺出自己之非;但諸黑暗世界中,則其存在,皆為狹小範圍的同類,以致於很難令人辦別得出,善惡、真偽、是非,所以,人一在那種環境生活,便難於覺醒其非啦!

         現象界人,都是從天上界轉生來的!不管人相信不相信,這是鐵的事實!因此,人有結束其一趟現象界人生後,平安地返回天上界之家,其魂的故里的義務和責任。我們現象界人,絕不可以不知或忘記這個重大的義務和責任!

 

文章出處... https://finalway.info/%E4%B8%BB%E5%AE%B0%E5%BF%83%E5%9C%8B/%E7%AC%AC%E4%B8%80%E7%AB%A0-%E5%BF%83%E5%9C%8B%E9%A2%A8%E5%85%89/     此本書已絕版,很高興在網上還看的到。感恩網友的分享!感念蔡肇祺老師的恩惠!

 

《主宰心國》精裝版 https://sites.google.com/site/chinfa888/CSA/ceshi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把握今生 認識自己
    全站熱搜

    雨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