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 (原則)    1. 問之以是非,以觀其志?

變.(通)        2. 窮之以辭辯,而觀其變?

雨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醫學是一套「以外診內,治外療內」之獨特醫學。它不需要藉由複雜的儀器與器械,可以光從觀察人體之氣色、形態與接觸脈象,就能進行疾病的診斷,你說神奇不神奇。


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其實,這一點都不神奇,說穿了只不過是老祖宗們的「生活體驗」,經過千年的臨床累積、歸納與印證,所形成的一套完整「人體全息律診斷法」而已。


雨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鄭曼青大師

拳經上每一句話都很重要,但並不每一句話都與練鬆有關;那些話與練鬆直接有關是值得我們去探索的。筆者以為下列數點很可注意:

一、 虛領頂勁、沉肩垂肘、含胸拔背、氣沉丹田:這幾個要領散見於各篇經論
訣要中,前輩們用為太極拳架勢的基本要領,我覺得非常重要。鄭老師不先要求拔背,認為拔背是要氣通了以後才能做的,不然反而會做得勉強,影響放鬆,氣沉丹田則為避免故意憋氣,特別改為意存丹田。虛領頂勁的虛領二字特別值得注意,不從虛領二字去體會,頸項容易僵直,整個脊樑也就放不鬆了。與虛領頂勁相關的另一句口訣是「頂頭懸」,虛領頂勁就是以神貫頂,連帶的要求是尾閭正中,如此方能使脊樑垂直,圓活自活,是肢體放鬆的基本準則。

二、 拳論說「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十三勢歌裡也講「若論體用何為準,意氣
君來骨肉臣」。用意不用力是一個練鬆非常值得注意的問題,筆者愚魯對于行功心解中的『以心行氣』、『以氣運身』,另有別解,如果把這兩句話連接起來看,可說即是「以心運身」,拳架的動作是用心來運動,那麼,與用意又有什麼兩樣呢?

說到這裡就會連帶想到鄭老師,常常提示的「太極拳不動手,動手不是太極拳」,這句話應該也是楊門的口訣。但是目前在大陸學楊派太極拳的人似乎知道的已很少,上半年有一位大陸學者來訪問,曾對這句話發生懷疑,曾經由中華太極館的余武男君解釋過。我覺得這是「意氣君來骨肉臣」的最好註明。所謂不動手,第一是手除了要挪動移於一定的位置外,收放進退轉折都是跟著腰腿而被被動的。第二是手上不要用力,有些人以為要發揮內勁手上就要表現得有勁,這是不正確。鄭老師常講,真鬆透了手要提起來時都好像是很重的,身子在運動時手就像在水中游動一樣,空氣的阻力自己會感覺出來。這就是不動手,但心意中手的位置、作用、姿勢,仍必須全神注意,這都是內心裡做功夫的。

雨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施錫欽老師 【鬆身五法】

雨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來了,

文章標籤

雨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紅塵中知己難得  人世間坎坷  有緣知心共存  這一心  願如魏嬰藍湛一般   相知相惜~

願天下的友誼知心者  都能如蘇軾詩中...  但願人長久  千里共嬋娟~

文章標籤

雨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章標籤

雨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雨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法,是存於大宇宙間的神理、法則。人的想念行為,若能以法為依據,則其人生修正轉生輪迴中偏去的個性,以及建立大同世界、人間佛國的兩大目的,使命,必能順利完成。

文章標籤

雨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心的太陽

文章標籤

雨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絕大多數人,都把神或佛,當做是自己心靈寄託的對象,以致於養成了崇拜和依賴的習慣,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人們把神給「特殊化」,而這種「特殊化」,彷彿是把神和人看做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生物般,乃至於時間久了,自然就會把神給「束之高閣化」,只到了自己遇上困難時或是一些民間流傳的固定節日或祭祀時間,才會想起自己所認知的神,而這時候,通常都是為了自己,也就是心中「有所求」,通常不外乎是替自己或家人求財、求健康、求平安,然而,這一大堆的求,有用嗎?

文章標籤

雨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達摩祖師傳】片段:打坐的要義《心為根本》

 

文章標籤

雨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主宰心國》

人生是實際的,人不可以活在虛偽之中。人皆有心,人不可以將此事遺忘!心國,是人的心的法度,是人的心的律動、行為、動態。人的心中,存有神理,那是人的真我的最高內涵。神理,乃使人的生命律動、行為、動態,得以維持最高調和狀態的基準、動力,此基準、動力,就是人所以能够主宰其心國的依據。

文章標籤

雨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朝代:唐代

雨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生存的環境等人生大綱,
是他自己自身,從天上界要出生到這個地上界來之前,自己選好自己出生地上界後要走的人生旅途,
是自己自身選的,並不是有人強迫他選那種路。
他所以會選那種人生之路,是為了修正自己在轉生輪迴中所偏去的個性,如此而已,並非有其他目的、用意。

偏去的個性,是無關人間善惡的,那只是偏在某一方面的性格,如此而已,像其偏去個性為偏在容易誇耀或偏在容易恐懼,這和善惡那裡有關係呢?
並且那只是偏在容易誇耀、恐懼而已,並非誇耀、恐懼啊!
這樣,更談不上甚麼善惡啦!

人總是喜歡談自己不清楚的事情的,因此,人間才時常有謠言產生。
這是弱者的通病,但願真的尊重自己、愛自己的人,千萬別做這種害人害己之事。

文章標籤

雨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根據「法華經」的燃身供養。「法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說:藥王菩薩的前身叫作一切眾生喜見菩薩,他因為樂修苦行,而得現一切色身三昧。得到這種三昧,生起大歡喜心,就進入三昧中,以各種妙華妙香供養佛。供養完畢,自念不如以己身供養,於是服食妙香,又把自己的身體塗上香油,燃燒身體,布施供養於佛。注意!話頭來了,研究佛學的一天到晚喊佛法學術化,佛法如果真的學術化,以後的世界沒有佛法啦!末劫真的來啦!得了現一切色身三昧,什麼色身呢? 
文章標籤

雨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閱讀的重要。通過閱讀 經典,詩書,認識自己。賦予生命與生俱來的氣息,體驗閱讀的生活所帶來的感知。昇華永恆的自己!

以下是摘錄  《 語文新課必讀叢書:名人傳作者: (法)羅曼·羅蘭》 序中文章。出自對岸〔福建教育出版社〕,很可惜沒有繁體版。教育是不分國界的!望地球的主人翁們,透過閱讀、發現生命的奧妙,繼而世界大同。

文章標籤

雨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羅曼·羅蘭(1866 --- 1944年),法國現代著名文學家、傳記作家、音樂評論家、社會活動家。作為作家,他創作了《約翰·克里斯多夫》《母與子》等作品,並獲得1915年諾貝爾文學獎;作為社會活動家,他一生堅持自由真理正義,為人類的權利和反法西斯鬥爭奔走不息,被稱為「歐洲的良心」。

文章標籤

雨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雨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雨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